三湘都市报·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仝若楠
十五运会期间,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的吉祥物“喜洋洋”和“乐融融”凭借活泼可爱的形象、浑身是“梗”的演绎火爆出圈。网友们给予昵称——“大湾鸡”。
(资料图)
事实上,“大湾鸡”“圈粉”的不仅是体育迷,就连普通年轻人、潮流人士也争相追捧,这个小巧萌趣的形象IP成为撬动十五运会文创产业的密码,掀起了一波消费潮流。相关周边上线后销售火爆,线上平台销售破万、频频售罄,线下零售店排起长队购买。这也是继“冰墩墩”之后,又一个吸引了大众目光的体育盛世吉祥物。
一“豚”难求,部分热门周边售罄、溢价
“大湾鸡”到底有多火?截至11月20日,小红书上有关“大湾鸡”话题的帖子浏览量达2.7亿,讨论量超60万。
在相关话题下方,大批网友晒出自己抢到的“大湾鸡”盲盒、玩偶和钥匙扣等文创产品,图文里满是“萌到犯规”“越看越爱”的夸赞。不少外地网友在评论区询问购买渠道,想尽快将其收入囊中。
据媒体公开报道,在广州,部分线下特许商品零售店门外排起了长队,一些款式已出现断货现象,来购买吉祥物的有当地的市民,也有全国各地的游客。因为“大湾鸡”的超高人气和软萌颜值,这一吉祥物还被广东市民亲切称为“广东人自己的玲娜贝儿”。
截至目前,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已累计审批通过涵盖20个大类的2800多款特许产品,其中,广东省内开设线下特许零售店500余家。
除线下官方特许零售店外,线上渠道也布局70余家特许零售店铺,方便全国各地消费者买到同款“顶流”。记者检索发现,淘宝、京东、抖音、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均有相关的特许零售线上店铺。在淘宝平台,“十五运会和残奥会特许商品零售店”内一款“立体吉祥物公仔挂饰”备受青睐,目前销量已突破1万件,成为爆款单品。
在小红书平台,第十五届全运会特许经营广东区域分销商上架了近70种周边产品。手机挂件、“乒尽全力”钥匙扣、17项运动姿势徽章、10厘米手办等多款周边产品均显示已售罄,而在售的一款醒狮造型的吉祥物硅胶收纳包销量破万件,成为店铺当月加购第一名。
在二手交易平台上,热门吉祥物周边产品已成为“抢手货”,并出现了“溢价”。其中,原价55元的“吹泡泡解压”吉祥物挂饰转手价已升至80元;原价69元的十二生肖吉祥物盲盒,成交价突破百元,部分稀缺款价格更是翻倍。此外,还有网友自发组织拼单,抢购为期30天的预售盲盒。
11月15日,据官方消息,十五运会吉祥物特许产品销售总额突破6.8亿元。
跨IP盲盒、可换装玩偶,吉祥物周边玩出新花样
与以往单一形象的吉祥物不同,本届全运会吉祥物“大湾鸡”玩法全面升级,推出了跨IP联动盲盒,深度融合《西游记》《三国演义》等中国四大名著经典元素。“没想到吉祥物现在也有盲盒形式,我昨天刚在线下抽到了最想要的‘貂蝉’,这种跨界联名让传统文化与体育精神碰撞出新火花。”广州市民小汤(化名)说。
在产品形态上,除了冰箱贴、常规玩偶等经典样式的周边,十五运会不仅推出了当下热门的盲盒品类,更紧跟二次元潮流与棉花娃娃穿搭风尚,推出25厘米大偶,搭配醒狮主题换装套装,满足消费者的收藏与互动需求。另外,官方还上线了吉祥物大头版硅胶收纳包,将萌趣颜值与实用功能结合。
吉祥物的高人气也吸引了众多餐饮品牌“蹭流”,掀起一波消费热潮。11月14日,茶百道福建区域在某社交平台发起线上抽奖活动,幸运获奖者可免费获得三国醒狮萌团手办盲盒;深圳一家老乡鸡门店更是创新推出“冠军套餐”,购买即赠全运会手办,套餐上架后多次售罄补货,人气十足。
兼具颜值和纪念意义,“大湾鸡”频频“圈粉”
为何“大湾鸡”能拥有如此高的国民度?
“已经被萌化了!谁能想到中华海豚能变成这么小巧可爱的随身好物,像带了只‘小精灵’在身边。”在小汤看来,本届全运会吉祥物在设计上用Q萌线条勾勒出俏皮感,既满足了年轻人对萌系好物的喜爱,又悄悄传递着对海洋生态的守护理念,很有意义。
作为一名体育赛事爱好者,长沙市民严先生告诉记者,这些吉祥物周边不仅承载着赛事记忆,收藏价值拉满,更能让赛场的鲜活气息融入日常生活,“小海豚做着各项运动,憨态可掬,确实让人爱不释手”。
当地市民对吉祥物更是高度认可,称其为“广州特产”。“把广州白海豚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结合在一起,既有海豚的灵动可爱,又展现了醒狮的精神气,承载了城市记忆点!”市民孙女士表示。
“今年全运会周边最让我惊喜的是品类格外丰富,零售店的产品琳琅满目。即便热门款式被抢购一空,也有不少优质备选,让每位消费者都能满载而归。”孙女士坦言,自己算不上体育迷,但本届全运会吉祥物的创新设计成功吸引了她的目光,甚至让她主动关注起赛事。
观点
深耕优质体育IP,扩大赛事传播力
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采访时认为,“大湾鸡”能火爆“出圈”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:“一是市场刚需,当下的民众在物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,迫切需要有文化叙事的产品,这是关键环境基础;二是IP的形象设计出彩,精准契合消费者审美偏好;三是IP全产业链运作成功,通过实物产品落地与生动叙事,引发社交媒体热议。”
张毅认为,体育赛事周边的价值不可忽视。一方面,IP周边能与赛事传播形成共振,放大赛事影响力;另一方面,IP文创的销售可破解部分赛事亏损的难题,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
他表示,未来体育IP开发潜力巨大,除吉祥物外,还可延伸至服装、玩具、消费电子等实物产品,以及电影、短剧、动漫等内容形态。此外,每届赛事涌现的亮眼体育人物,也值得深度挖掘IP故事,“当前大型赛事不缺社会效益,但商业价值挖掘不足,而优质IP能有效带动经济效益转化”。
责编:陈舒仪
一审:仝若楠
二审:朱蓉
三审:周文博
来源:三湘都市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