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堂一韵|流淌竹编漫时光

来源:新蓝网·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| 2023-08-25 14:54:34 |


(资料图片)

“未出土时便有节,及凌云处尚虚心。”竹,以他高尚的气节成为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心中君子形象的审美象征。竹,在资源匮乏的年代作为重要的日常材料备受青睐,历代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,让竹与人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。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的新长川村,一个被广袤竹海包围的小村庄,有着深厚的竹文化,更滋生出许多传承久远的竹编传统技艺。

儿时的背篓、火笼,纳凉的竹扇、竹席,装物品的簸箕、箩筐......无不散发着浓浓的乡情,珍藏着满满的回忆。靠山吃山的新长川村人民,将竹丝篾片不断地挑压交织,经纬交错,用巧妙的技艺为“竹”注入灵魂,形成“竹”够有趣的生活实用器具。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,这些竹编器具因成本低、实用性高,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也是村民经济收入的一大来源。因此,在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竹编手艺人,他们做出的竹编器具物美价廉、结实耐用,在本县和邻县的武义、永康都广受欢迎,有些甚至远销外省。

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,许多古老又美好的事物正渐渐流失在时光中,科技发达的今天,传统竹编制品也悄悄的退出了人们的生活。为了传统竹编技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,让竹编器具向竹编艺术品升华,2019年由村民自发筹资建成的缙云县新建镇新长川村文化礼堂——竹编艺术馆正式成立。走进馆内,“竹味”浓郁,一个个精美的竹编用品摆放得错落有致,抬篓、茶篮、米筛、竹酒桶、织布扣、酒抽、竹箱、小姐轿、婴儿篮等等。这些展品基本都来自本村村民的慷慨捐献,百余件竹制品展示着竹编的传统技艺,述说着这里的竹编历史,散发着浓浓的竹编文化。通过这些竹编老物件,人们仿佛也看见了那个年代人们生活和劳作的场景,引得参观者声声赞叹,遥念往昔。

“我们新长川以前被叫‘金坑’‘银坑’,就是因为竹子多,家家户户都以竹编为生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会做竹编的人也少了。建立这个竹编艺术馆,就是把我们村的竹文化传承下来,让后辈看看,我们那一辈的故事。”新长川村的村干部这样说道。

古人常说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”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竹海中的新长川人民,将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刻在心田,用灵活双手将竹子编织出匠心与美学,编织出一条勤劳致富的道路,更编织地方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如今的新长川村文化礼堂,除了竹编艺术馆外还有演出大厅、农家书屋等文化场所。在这里是新与旧的时空交叠,是儿时留下的那一抹乡愁,是属于一个时代的独特记忆,是展示新农村形象的一个窗口,更是村民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文化家园。(通讯员:朱苓翠 郑竹君)

关键词: